来源:解放军报·中国军号 作者:刘任丰、鹰阵姜子晗、年轻朱晋荣年轻就是翅奋要飞翔和奔跑清晨 ,渤海湾还未从睡梦中苏醒,鹰阵海军航空大学某团“砺鹰楼”二层的年轻宿舍亮起了第一盏灯 。距离吹起床号还有1个小时 ,翅奋某飞行大队大队长赵华春已经起床 ,鹰阵简单洗漱后,年轻便开始为当天的翅奋工作作准备 。下达任务指令 、鹰阵进行机组协同、年轻组织课目教学……仅一上午,翅奋赵华春就列了7项工作。鹰阵“时间不等人呀 !年轻”这是翅奋赵华春常说的一句话。在赵华春看来 ,领航“群鹰”,就要抓住一切时机 ,抓紧每一分钟提升飞行员技战术水平。日复一日,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的节奏 。那一年,为了缩短舰载直升机飞行员成长周期,原本在部队开展的直升机着舰课目前移到院校进行。一无经验、二无教材 、三无教官、四无固定舰船,赵华春和战友们完全是“白手起家”。“经验可以练、教材可以编、教官可以培养,但协调舰船不是几个电话能解决的。”时任训练参谋的赵华春负责协调训练舰船 ,深知其中艰难。那段时间 ,赵华春经常上午跑到舰艇部队沟通训练时间 ,中午与单位汇报进展情况,下午又驱车去开协调会,晚上再带着其他参谋作总结,一本随行笔记上记得密密麻麻……终于,第一艘训练舰船驶入渤海湾。在团党委的带领下 ,赵华春和战友们扛起了主战机型飞行学员培养任务 。全新的团队 、高强度的任务,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 。“没有白天黑夜,我们的眼里只有任务节点 !”该团领导说,他们优化组训模式,放开单场次训练“多闸口”,让难易不等的训练课目按照一场多域 、一域多层的方式同步推进 ,最大限度盘活训练资源 。那段时间 ,他们边训练、边总结 、边完善、边固化 ,每天下了训练场就上另一个“战场” 。“那时年轻 ,年轻就是要飞翔和奔跑。”回忆起那段时光 ,赵华春感慨道 ,“我们这个团队虽然很年轻 ,但我们特别能战斗!”每天保持教官最大带教量、飞机最大出动量,单场次最大连续占场时长……面对困难和挑战,团队官兵迎难而飞,创造了组建即开飞、开飞即最大承训的“舰载机速度”。短短时间内,团队完成了飞行学员从机型改装到昼间着舰再到夜间着舰的跨越 ,飞行人才培训周期大大缩短 。由此,他们打通了由院校改装到部队实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探索形成了一条自主培养人才的链路 。翻开赵华春的训练日记 ,有一句话让人心潮澎湃:“鹰隼试翼、风尘翕张 ,这个年轻的‘鹰阵’终将逐梦大洋 。”新教官们正在加速成长身处变革时代,“变”是永恒的主题。求变,就要勇于爬坡过坎 ,敢于打破思维定势 。一次昼间模拟平台着舰,新任教官李凯华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会在空中遇到“硬茬儿”——从起飞到降落平台短短数分钟,航迹不固定、转弯时机晚等几个动作偏差,就被一名“学员”悉数指出;走下战机 ,进入讲评室 ,这位“学员”又走上讲台,拿起一架模型,沿着电子地形图上蓝色的航线复盘讲评。这名“学员”,便是该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张俊浩 。这一幕,是该团运用“空中陪练”特色教学法强化新教官带教能力的一个缩影。该团领导介绍说,院校飞行教官多从应届毕业学员中以“留教”方式产生,这导致不少新教官经验不足 。说起第一次带教夜间平台课目的经历 ,教官张隆彪仍尴尬不已。那一次 ,在下滑阶段,张隆彪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下滑线的数据匹配上,只口头提醒学员关注注意力分配和态势感知,结果当直升机落在平台上时,机身偏出了一定距离。“看似不起眼的动作,会在实战中造成严重失误!”讲评阶段 ,团领导对此进行了严厉批评 。为了提升新教官教学能力,突破“闭门造车”的自我循环,该团积极探索飞行教官培养模式,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——“随机出题”夯基础。在下达指令过程中设置随机提问环节,教官结合题目 ,从特情处置流程、课目教学要点等当面进行临机作答,飞行大队根据问答中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专攻精练。“空中刺头”当陪练。他们遴选飞行技术过硬的教官,担任新教官的“陪练”,在空中模拟学员的痼癖动作和飞行技术问题,时不时还做出几个意料之外的“失误动作”,新教官在“红脸出汗”中补齐教学能力短板 。“周期轮教”强教学。设置周期性轮教机制 ,既克服“一对一”带教造成的学员素质“单打一”,也杜绝了频繁“滚动轮教”教学内容浮于表面。“组合拳”的威力有多大?记者跟随新教官张博皓体验了一天的飞行训练 。清晨,张博皓早早来到会议室 ,边等待下达指令 、边“备考” 。他告诉记者 ,随后的随机提问环节,指挥员要求很严格,回答稍有差池就会被要求“重新准备” 。考核题目出现在大屏幕上那一刻,会议室安静极了 。虽然张博皓对答如流,但他还是被指挥员指出了几点“漏洞” 。一天紧张的飞行训练结束后 ,张博皓刚下空勤大巴就一路小跑到训练办公室 ,掏出笔记本,对照计划表翻找到明天的带教学员,结合上次带教效果,调整明天的教学方法。某飞行大队大队长李佳伦告诉记者 ,在这里 ,新教官不仅要学习如何教学员,领航员 、空中机械师也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。前不久,他们进一步优化飞行教官管理模式,加强飞行员之间的交流、互学。飞行员既相互比拼 ,又相互分享经验和心得,携手提升能力 。在这套“组合拳”推动下 ,新教官们的教学能力正在加速成长。近年来 ,随着飞行教官教学经验逐步成熟,该团人才培养已形成“流水线”、驶入“快车道”。一场思维观念的转变“有人意外落水 ,命你机组迅速出动 ,前往救援。”暮春时节,浪卷潮涌。该团搜救直升机紧急起飞 ,一场实战化背景下海上搜救演练迅即展开。机窗外雾蒙蒙一片,目视搜救难度很大。为尽快找到“落水人员” ,机组成员打开机载大功率搜救灯和相关设备,仔细搜索每一片目标海域 。海上气流复杂,直升机越靠近水面 ,颠簸得越厉害。茫茫大海,精准定位并非易事 。机组成员对目标海域进行地毯式搜索后,仍未发现“落水人员”,气氛越发紧张。“一定是目标发生了漂移。”凭借多年部队搜救经验 ,副驾驶飞行教官赵显建作出判断。新教官苏元浩迅速进入状态 ,综合海水流向流速、人员落水时间和漂移时间等因素,全神贯注搜索蛛丝马迹 。“海上搜救不同于陆地搜救,落水人员定位受天气 、海况等因素影响 ,定位数据差距大……”赵显建曾是海军航空兵某旅的一名飞行员 ,多次执行实战化训练任务 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。2020年12月 ,赵显建作为部队和院校双向交流任职人员 ,来到该团任飞行教官。赶上交叉任职这趟车的 ,还有该团新教官李锋。赴海军某飞行团任职后 ,李锋积极学习一线部队战法训法,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。鼓励新教官赴一线锻炼 ,选拔优秀战斗员到院校任教——这种交叉任职人才培养模式 ,是该团推进院校教育向备战打仗聚焦的举措之一。该团领导告诉记者,为促进课堂与战场无缝衔接,他们对接部队需求,研究修订训练大纲 ,探索直升机飞行学员教学培养模式 ,推进领航学员订单式培养模式,海上垂直补给 、甲板营救和舰机吊挂试训等实战化舰机协同演练 ,并常态化执行空中交通保障任务。“瞄准实战,课目的增加是基础 ,思维的转变是关键。”在这位领导眼中 ,团队始终在聚焦部队训练模式转变。一次对抗训练中,教官陈义东打输了。“输也要输个明白 !”一下飞机,陈义东马不停蹄带着参谋 、老教官奔向战术讲评室,复盘解析 ,一复盘就是一整天 。对于陈义东这次“滑铁卢” ,教官赵显建有着自己的思考:“以往 ,我们局限于着舰时的精细 ,习惯于让学员飞仪表 ,打仗的潜能和激情始终激发不出来 。”“到底飞数据还是飞感觉 ?”这个“老命题”再一次摆在陈义东等新教官面前 。面对陈义东的疑问,赵显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:舰载飞行就像一次十字绣,着舰过程是穿针引线的精细活 ,要飞数据;但十字绣美不美 ,飞起来能不能打仗 ,眼睛要盯向窗外。“向外看 ,敌人在座舱外!”在新教官培训中,老教官经常这样提醒 。这个简单的飞行动作背后 ,是一场思维观念的转变——向外看,看到的是“敌情”。去年 ,新教官培训资格时,两名新教官被判零分 。对此 ,教官委员会这样解释:单论飞行技能 ,你们并不弱 ,但在战术规避机动中,多任务处理能力不足 。向外看,看到的是“战场”。该团飞行员的嘴边都挂着一个高频词:速度 。改装学员刚到这里时被告知:“快速操作”是空战生存的唯一法则 。在这种“速度”下 ,新教官对空战的认识也在不断升级 。(解放军报·中国军号出品)